本网讯(学生通讯员/邢家豪)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2021年2月23日,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实践队员邢家豪、夏斯琪与南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杨粤琪同学相约来到开封市朱仙镇的启封故园领略有着“中华民间艺术瑰宝”之称的朱仙镇木板年画的风采。
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都汴梁,已遍设年画作坊,大量印刷木版年画”“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肫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朱仙镇木板年画馆中一幅幅色彩鲜艳,个性鲜明的年画形象跃然纸上,让实践队员们更直观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朱仙镇木板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极富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实践队员又来到十二里铺村的朱仙镇木板年画一条街来进行实地调研,在曹记店铺中,实践队员们不仅有幸看到了非遗传人曹叔叔正在印制民族英雄岳飞的年画,而且在曹掌柜的邀请下亲自动手体验了木板年画的制作环节,在交谈中,实践队员们得知朱仙镇木板年画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边缘,“如今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印制规模依然很小,基本停留在家庭作坊的模式上,而能够掌握这一门技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传统的矿植物颜色磨制方法已鲜为人知。”
“玉雪娟娟秀,铅华浅浅涂”,实践队员们沉迷于木板年画大胆亮丽的色彩搭配,“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并且感受到了木板年画所传递的美好希冀。木板年画发展历经磨难,从繁荣到衰落到复兴,任重而道远,当代青年深入地走入非遗的世界,传递非遗声音,讲好黄河故事,更要学会积极思考如何应对木板年画所面临的困境,以促进木板年画经久不衰,保存这历史光辉,让这份历史宝藏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