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
 
 南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总结报告
 
  
 
  
 
  
 
  
 
 实验室名称:南阳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学科分类:生物
 
  
 
 依托(建设)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建设地点:南阳理工学院2#教学楼
 
  
 
 验收时间:2010年10月—12月
 
  
 
  
 
  
 
  
 
  
 
 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二0一0 年制 
 
  
 
 一、工作报告(编写提纲,内容仅限建设期内)
 
 1、基本情况概述
 
 南阳理工学院工业微生物实验室位于学院2#教学楼1-3层,拥有比较完备的菌种选育、改良、培养、发酵、生理等实验室,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设备仪器,如菌种选育设备、各种不同型号和功能的振荡器、发酵罐、发酵产品分理纯化检测的各种设备。能够从事工业微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研究。
 
 本实验室结合本系教师队伍及与南阳市其他部门联合,确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组成了5个研究小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菌种选育: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菌种基础,才能通过改进发酵工艺和设备,得到理想的发酵产品。目前该实验室近几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菌种选育:①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及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② 工业微生物的诱变育种③ 工业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④ 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⑤ 基因工程育种
 
 (2)发酵代谢调控及培养基优化: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菌种本身的性能,而且要赋以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使它的生产能力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了解有关生产菌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培养基、培养温度、pH、氧的需求等,并深入地了解生产菌在合成产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发酵生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工艺条件的制约,即使同一种生产菌种在不同厂家,由于设备、原材料来源等的差别,菌种的生产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熟悉菌种的特性,根据本厂的条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3)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在发酵产品的生产中,分离和精制过程所需的费用占成本的很大部分。为适应南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要求,南阳理工学院工业微生物实验室紧紧围绕南阳市支柱产业--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先后与河南天冠集团公司、南阳普康制药集团公司、河南宛西制药集团公司和张仲景现代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葛根素、黄姜皂素、栀子黄色素提取纯化、利用酒糟开发活性酶发酵饲料,工业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等横向协作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另外还针对企业生产废水、废渣的无公害化处理,通过筛选相应的降解菌来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在处理生产废水、废渣方面的应用。力求在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及酒精酵母等新菌种选育方面有新的突破,对现有的发酵控制参数及培养基进行优化选择,以提高菌种的生产能力。对现有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改进,力求进一步提高产率和收率,简化纯化步骤,减少成本投资。
 
 (4)生物药物的化学修饰如林可霉素棕榈酸酯、林可霉素磷酸酯的化学合成新工艺、SOD的化学修饰等研究工作。
 
 (5)潜在用途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
 
 依托本系集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队伍,本着为地方服务的宗旨,近年来已经为南阳相关企业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与河南天冠集团公司、南阳普康制药集团公司化学制药厂、南阳衡育制药集团公司,河南宛西制药集团公司和张仲景现代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葛根素、黄姜皂素、枳子黄色素提取纯化,利用酒糟开发活性酶发酵饲料,工业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等横向协作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等。
 
 2、实验室基本建设完成情况
 
 学校在在人力、物力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督促高质量的完成,自2007年建设以来先后支持实验室建设经费150余万元,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菌种选育和优化实验室,发酵技术实验室,生物分离技术实验室以及分析检测试验中心,本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仪器设备300余万元。2010年,学校又准备争取国家基金260余万元投入建设全省领先的发酵技术实验室,如从2.5L到100L各种型号和大小的全自动发酵罐15台,价值85万元,建成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发酵实属实验室用于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开放工作。
 
 3、研究工作和成果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目标介绍,承担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及完成情况(应根据成果说明实验室在该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创新性,或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其不可替代性。),获得的研究经费情况;取得研究成果的数量及水平。
 
 (1)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目标介绍
 
 因南阳众多的生物发酵产品加工等企业没有足够的满足技术开发和研究的实验室,本实验室按服务社会服务南阳的要求,在承担工业微生物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分离分析测试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研究建立菌种的选育体系,发酵技术和代谢调控以及生物产品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加快生物技术发展的进程,提高生物产品发展的水平,为南阳地方经济服务。
 
 南阳作为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综合利用的农业大市,特别是燃料乙醇、抗生素和中药材的开发利用作为南阳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建立先进的抗生素高产菌种和纤维素发酵酒精菌种选育体系和选育方法;酒精和抗生素发酵条件的控制和代谢机理技术;抗生素、中药材和酒精等生物产品分离原理和技术迫在眉睫。本实验室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同时,主要研究建立:南阳市工业微生物开放实验室;应用微生物研究与管理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业微生物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2)研究成果
 
 本实验室以生化学院全体教师为技术依托,以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心等为硬件依托,为适应南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与河南天冠集团公司、南阳普康制药集团公司化学制药厂、南阳衡淯制药集团公司,河南宛西制药集团公司和张仲景现代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葛根素、黄姜皂素、枳子黄色素提取纯化、利用酒糟开发活性酶发酵饲料,工业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等横向协作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且为南阳酒精厂举办了三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建设期内,在该行业已发表论文52篇,获得专利1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经费20万元,开展横向合作课题6项经费约10万元。
 
 4、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实验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在国家(或省)学术机构或刊物的任职情况,获得市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情况等。
 
 实验室组建后已形成梯队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和优势明显的实验室队伍,先后培养博士3名,联合培养硕士生10名,本科生400余人,各种短期培训130余人次,并完成了南阳市和河南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15个项目论证或评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在建设期内,实验室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开展研究,经过3年建设,现已有固定人员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10人,占研究人员的70%以上,实验室人员博士2人,硕士14人,全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另外实验室进一步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国内国外合作,如近几年和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和国内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学术交流和开放流动
 
 在国际、国内和省内重要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情况,主办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实验室人员开放和课题开放情况,国内外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及合作项目情况。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先后派出10多人次研究人员先后到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实验室先后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污水治理与检测项目研究;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联合举办“生物化学国际本科班项目”。与国内6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了项目合作4项人员互访达20余人次。与南阳的企业河南天冠集团公司、南阳普康制药集团公司化学制药厂、南阳衡淯制药集团公司,河南宛西制药集团公司和张仲景现代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葛根素、黄姜皂素、枳子黄色素提取纯化,利用酒糟开发活性酶发酵饲料,工业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等科技攻关项目等。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省内国内重大研究领域的科学地位和知名度。
 
  
 
  
 
 6、运行管理
 
 领导班子和实验室机构建设、学术委员会的活动及作用,依托单位的支持,仪器设备使用运转情况,日常管理及经费收支情况等。
 
 实验室施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学校科研处的领导下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实验室坚持尊重人才,提倡开拓、创新、求实与奉献的精神,支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了严肃而又活跃的学术氛围。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新建管理制度6项,完善了运行规章制度,科研课题以及研究生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有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人员聘任、人才培养及实验室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
 
 实验室成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年度科研工作计划、重大学术安排等事项。学术委员会由7名以上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实验室十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国际性,是实验室学术指导机构。
 
 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根据运行和发展需要,保留精干学术带头人、科研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应按需聘任。实验室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实验室加大了对国内外的开放力度,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发布开放课题指南,以吸引优秀人才通过联合或合作等形式从事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期间,通过上述工作,实验室真正做到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其省内外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
 
 7、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情况,下步发展设想。
 
 1.存在的问题
 
 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极大的改善和增强了科技创新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但由于实验室属于公益类平台,若没有持续的稳定的运行资金来源,其开放性和服务性将受到很大限制。建议每年与预算一定的运行经费,使其公益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2.未来的发展思路
 
 按照“发挥优势,强化基础,拓宽领域,注重转化,力争省内一流的” 发展思路,跟踪国内外工业微生物发展前沿,主要以微生物菌种选育、微生物发酵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技术为重点,以微生物产品的生产为依托,为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研究方向上,利用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与创新,立足南阳,服务河南,面向全国。发挥本重点实验室是学院重点学科的优势,利用较好的硬件平台和研究队伍,结合南阳市农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研究南阳市优势农产品综合利用和生物医药的理论以及关键技术,加速生物技术等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解决我市农业、医药优势产业大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获得最佳竞技、社会和生态效益。
 
 8、依托单位审核意见(需用文字保证工作总结内容的真实与准确性)。
 
  
 
  
 
  
 
  
 
  
 
 该实验室所填报各项属实,同意申请验收。
 
  
 
  
 
  
 
  
 
  
 
  
 
  
 
  
 
  
 
  
 
  
 
  
 
  
 
  
 
  
 
  
 
 二、附  件
 
 1、         获奖成果一览表
 
  
   
    
    |   序号  |  
      获奖成果名称  |  
      类别  |  
      等级  |  
      授奖单位  |  
      授奖时间  |  
      本室署名完成者及名次  | 
   
 
    
    |   1  |  
      南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  |  
      南阳市科技局  |  
      二等奖  |  
      2007-02-40  |  
      2007.10.31  |  
      肖连冬 第一  | 
   
 
    
    |   2  |  
      斯达油脂酵母产酸性多糖及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2007第140号  |  
      2007.9  |  
      王冬梅 第一  | 
   
 
    
    |   3  |  
      复合微生物对棉籽饼粕的脱毒及饲料化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2007第143号  |  
      2007.9  |  
      王冬梅 第一  | 
   
 
    
    |   4  |  
      南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  |  
      南阳市政府  |  
      二等奖  |  
      2007-02-40  |  
      2007.10.1  |  
      臧晋  第一  | 
   
 
    
    |   5  |  
      生物降解植物纤维开发燃料乙醇的研究  |  
      南阳市政府  |  
      立项  |  
      2007-10-40  |  
      2007.10.31  |  
      臧晋  第一  | 
   
 
    
    |   6  |  
      复合微生物对棉籽饼粕的脱毒及饲料化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2007第143号  |  
      2007.9  |  
      薛刚 第一  | 
   
 
    
    |   9  |  
      斯达油脂酵母产酸性多糖发酵工艺及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  |  
      三等奖  |  
         |  
      2007  |  
      郭书贤 主持人  | 
   
 
    
    |   11  |  
      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2009]第505号  |  
      2009.08  |  
      王冬梅(第一主持)  | 
   
 
    
    |   12  |  
      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2009]第505号  |  
      2009.08  |  
      罗建成(第二主持)  | 
   
 
    
    |   13  |  
      葛根素精制工艺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2009]第504号  |  
      2009.07  |  
      刘凤霞(第一主持)  | 
   
 
    
    |   15  |  
      高效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和降油特性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鉴委字【2009】第006号  |  
      2009.01  |  
      肖连冬,主持  | 
   
 
    
    |   16  |  
      啤酒糟资源的精深加工应用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鉴委字【2009】第313号  |  
      2009.07  |  
      肖连冬,主持  | 
   
 
    
    |   17  |  
      复合微生物对发酵棉籽饼粕的发酵脱毒及饲料化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南阳市科技 进步奖  |  
      二等奖  证书号2008042-05  |  
         |  
      郭书贤  | 
   
 
    
    |   18  |  
      高效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和降油特性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鉴委字【2009】第006号     |  
      2009.01  |  
      肖连冬,主持  | 
   
 
    
    |   19  |  
      啤酒糟资源的精深加工应用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科鉴委字【2009】第313号  |  
      2009.07  |  
      肖连冬,主持  | 
   
 
    
    |   20  |  
      葛根素精制工艺研究  |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  
      国内领先  |  
      豫[2009]第504号     |  
      2009.07  |  
      刘凤霞(第一主持)  | 
   
  
 
 
 2、批准专利一览表
 
  
   
    
    |   序号  |  
      批准专利名称  |  
      类别  |  
      批准时间  |  
      本室署名完成者及名次  | 
   
 
    
    |      |  
      盐酸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2009.01  发明专利  |  
      ZL200610017740。薛刚(第二主持)  | 
   
 
    
    |      |  
         |  
         |  
         |  
         | 
   
  
 
 
  
 
  
 
  
 
  
 
  
 
  
 
  
 
 3、发表论文论著一览表
 
  
   
    
    |   序号  |  
      论文或专著名称  |  
      作者  |  
      刊物、出版社名称  |  
      年、卷、期、页  |  
      类别  | 
   
 
    
    |   1  |  
      敞开式跑道地螺旋藻大规模培养过程中DO变化规律研究  |  
      罗建成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作者  |  
      2007.6  CN41-1321/Z  |  
      一般CN  | 
   
 
    
    |   2  |  
      灵芝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  
      化学与生物工程  第一作者  |  
      2007.1  CN42-1710/TQ  |  
      核心  | 
   
 
    
    |   3  |  
      栀子黄色素工艺的研究  |  
      粮食与食品工艺  第一作者  |  
      2007.5  CN32-1710/TS  |  
      核心  | 
   
 
    
    |   4  |  
      灵芝液体培养菌株的选择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现代食品科技  第一作者  |  
      2007.9  CN44-1620/TS  |  
      核心  | 
   
 
    
    |   5  |  
      多菌体转化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  
      饲料工业  第一作者  |  
      2007.23  CN21-1169/S  |  
      核心  | 
   
 
    
    |   6  |  
      活菌益生高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  |  
      肖连冬  |  
      饲料工业  第一作者  |  
      2007.13  CN21-1109/S  |  
      核心  | 
   
 
    
    |   7  |  
      糙米芽酿造酒的研制  |  
      酿酒科技  第一作者  |  
      2007.4  CN52-1051/TS  |  
      核心  | 
   
 
    
    |   8  |  
      双边发酵法生产发芽糙米酒的研究  |  
      食品工业科技  第一作者  |  
      2007.7  CN11-1759/TS  |  
      核心  | 
   
 
    
    |   9  |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表征及其降油最适状态研究  |  
      科技创新导报  第一作者  |  
      2007.12  C N11-5640/N  |  
      一般CN  | 
   
 
    
    |   10  |  
      猪牛血块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研究(Ⅱ)  |  
      王冬梅  |  
      《中国食品学报》  第一作者  |  
      2007.05  CN11-4528/ TS  |  
      核心  | 
   
 
    
    |   11  |  
      共轭双键对脂肪酸紫外吸收的影响,  |  
      《安徽农业科学》  第一作者  |  
      2007.2  CN34-1076/S  |  
      核心  | 
   
 
    
    |   12  |  
      红薯糖浆在红茶菌发酵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酿造》  第二作者  |  
      2007.08  CN11-1818/TS  |  
      核心  | 
   
 
    
    |   13  |  
      猪牛血块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研究(Ⅰ)  |  
      《中国食品学报》  第二作者  |  
      2007.03  CN11-4528/ TS  |  
      核心  | 
   
 
    
    |   14  |  
      香芸火绒草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  
      《食品科学》  第二作者  |  
      2007.3  CN11-2206/TS  |  
      核心  | 
   
 
    
    |   15  |  
      甲酯化对γ-亚麻酸紫外吸收的影响  |  
      《中药材》  第二作者  |  
      2007.9  CN44-1286/R  |  
      核心  | 
   
 
    
    |   16  |  
      玉米水解糖业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研究  |  
      《食品研究与开发》第二作者  |  
      2007.1  CN12-1231/TS  |  
      核心  | 
   
 
    
    |   17  |  
      玉米水解糖液体发酵灵芝培养基的优化  |  
      臧晋  |  
      化学与生物工程  第一作者  |  
      2007.6  CN42-1710/TQ  |  
      核心  | 
   
 
    
    |   18  |  
      玉米水解糖液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研究  |  
      食品研究与开发  第一作者  |  
      2007.1  CN12-1231/TS  |  
      核心  | 
   
 
    
    |   19  |  
      灵芝液体培养菌株的选择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现代食品科技第一作者  |  
      2007.9CN 44-1620/TS  |  
      核心  | 
   
 
    
    |   20  |  
      灵芝液体培养菌株的选择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  
      四川食品与发酵,第一作者  |  
      2007.4CN 51-1433/TS  |  
      一般CN  | 
   
 
    
    |   21  |  
      一株石油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油特性研究  |  
      中国科技财富第一作者  |  
      2007.11  CN11-4777/N  |  
      一般CN  | 
   
 
    
    |   22  |  
      玉米水解糖液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优化  |  
      生物技术第一作者  |  
      2007.5  CN23-1319/Q  |  
      一般CN  | 
   
 
    
    |   23  |  
      多菌体共发酵作物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  
      罗建成  |  
      《粮食与饲料工业》第一作者  |  
      2008年3月CN42-1176/TS  |  
      核心  | 
   
 
    
    |   24  |  
      酶法红薯糖浆红茶菌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  
      王冬梅  |  
      中国食品学报  第一作者  |  
      2008.2 CN11-4528/ TS  |  
      核心  | 
   
 
    
    |   25  |  
      斯达油脂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与油脂蓄积的比较研究  |  
      中国食品学报  第一作者  |  
      2008.5 CN11-4528/ TS  |  
      核心  | 
   
 
    
    |   26  |  
      芦荟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  
      中国酿造  第一作者  |  
      2008.1 CN11-1818/TS  |  
      核心  | 
   
 
    
    |   27  |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发酵棉籽饼秸秆混合发酵脱毒的效果研究  |  
      中国酿造  第一作者  |  
      2008.16 CN11-1818/TS  |  
      核心  | 
   
 
    
    |   28  |  
      微生物发酵棉籽饼粕脱毒与利用 研究进展  |  
      中国酿造  第一作者  |  
      2008.24 CN11-1818/TS  |  
      核心  | 
   
 
    
    |   29  |  
      水溶性红枣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  
      李杰  |  
      江西农业科学  第一作者  |  
      2008.1  CN36-1124/S  |  
      核心  | 
   
 
    
    |   30  |  
      大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梁长利  |  
      化学与生物工程  第一作者  |  
      2008.4 CN42-1710/TQ  |  
      核心  | 
   
 
    
    |   31  |  
      啤酒糟中蛋白质的酶法提取及功能特性研究  |  
      肖连冬  |  
      《中国酿造》  |  
      2008年19期CN11-1818/TS  |  
      核心  | 
   
 
    
    |   32  |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表征及其降油最适状态研究  |  
      科学创新导报  |  
      2008.1  |  
      一般  | 
   
 
    
    |   33  |  
      《酶工程》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653-72008.11  |  
      教材  | 
   
 
    
    |   34  |  
      氧化苦参碱提取条件的优化  |  
      臧晋     |  
      化学与生物工程  |  
      2008.12 CN42-1710/TQ  |  
      核心  | 
   
 
    
    |   35  |  
      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9.6 CN53-1120/R  |  
      核心  | 
   
 
    
    |   36  |  
      阳离子树脂分离氧化苦参碱工艺条件的研究  |  
      辽宁中医杂志  |  
      2009.7 CN21-1128/R  |  
      核心  | 
   
 
    
    |   37  |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  
      李杰  |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7 CN36-1124/S  |  
      一般  | 
   
 
    
    |   38  |  
      微生物发酵棉籽饼粕脱毒与利用研究进展  |  
      郭书贤  |  
      《中国酿造》  |  
      2009.01 CN11-1818/TS  |  
      核心  | 
   
 
    
    |   39  |  
      斯达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 2.1608)在不同培养基中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  
      王冬梅     |  
      《中国酿造》  |  
      2009.06 CN11-1818/TS  |  
      核心  | 
   
 
    
    |   40  |  
      棉籽饼粕中棉酚的危害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05 CN42-1255/S  |  
      核心  | 
   
 
    
    |   41  |  
      富集-亚麻酸非尿素包合产物紫外吸收特征研究  |  
      刘凤霞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2009年第3期CN41-1404/Z  |  
      一般  | 
   
 
    
    |   42  |  
      Optimization of Synthetic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homo-γ-Linolenic Acid from  γ-Linolenic Acid
 
   |  
      薛刚  |  
      JAOCS  |  
      2009年第一期2009.86.77-82  |  
      EI  | 
   
 
    
    |   43  |  
      乙醇和正已烷溶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紫外吸收比较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2009年第1期CN41-1404/Z  |  
      一般  | 
   
 
    
    |   44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肖连冬副主编  |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9.9 ISBN978-7-312-02588-4  |  
         | 
   
 
    
    |   45  |  
      《生物化学实验》  |  
      化工出版社  |  
      2009.9 ISBN978-7-122-06461-5  |  
         | 
   
 
    
    |   46  |  
      生物工业分析  |  
      主编  |  
      化工出版社  |  
      2008.9 ISBN978-7-122-06460-8  |  
         | 
   
 
    
    |   47  |  
      利用碱性蛋白酶改性麦芽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肖连冬  |  
      食品科学  |  
      ,第一作者  |  
      一级核心  | 
   
 
    
    |   48  |  
      利用中性蛋白酶改性麦芽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  
      食品工业科技  |  
      第一作者  |  
      二级核心  | 
   
 
    
    |   49  |  
      酶法改性麦芽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中国食品学报  |  
      独著  |  
      一级核心  | 
   
 
    
    |   50  |  
      ADS-8树脂静态吸附儿茶素的研究  |  
      李慧星  |  
      食品科学  |  
      第一作者  |  
      一级核心  | 
   
 
    
    |   51  |  
      氧化苦参碱提取条件的优化  |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独著  |  
      一般CN  | 
   
 
    
    |   52  |  
      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制备香菇酱  |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独著  |  
      一般C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承担课题及本室开放课题一览表
 
  
   
    
    |   序号  |  
      课题名称  |  
      编号  |  
      负责人、单位  |  
      起止时间  |  
      进展情况  |  
      类别  | 
   
 
    
    |   1  |  
      啤酒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研究  |  
         |  
      主持人 肖连冬  |  
      2007-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2  |  
      畜血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  
         |  
      主持人 刘凤霞  |  
      2007-2010  |  
      正在进行  |  
      南阳市科技局  | 
   
 
    
    |   3  |  
      微量金属离子对斯达油脂酵母油脂与胞外多糖合成代谢调节的研究  |  
         |  
      主持人 王冬梅  |  
      2007-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4  |  
      “丹参酮ⅡA精制工艺研究”、  |  
         |  
      主持人 薛刚  |  
      2009-2012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5  |  
      “月见草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纯化及二高γ-亚麻酸合成工艺和机理研究”、  |  
         |  
      主持人 薛刚  |  
      2009-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6  |  
      “基因工程技术降解林可霉素废渣中抗生素残留”、  |  
         |  
      主持人 薛刚  理工学院、西药厂联合  |  
      2009-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7  |  
      “土壤中油脂酵母属(Lipomyces)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  
         |  
      主持人 郭书贤  |  
      2009-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   8  |  
      “微生物生物柴油高产油脂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  
         |  
      主持人 王冬梅  |  
      2009-2010  |  
      正在进行  |  
      河南省科技厅  | 
   
  
 
 
  
 
  
 
  
 
  
 
  
 
  
 
 5、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职称  |  
      职务  |  
      专业  |  
      工作单位  | 
   
 
    
    |   1  |  
      薛刚  |  
      男  |  
      1961.2  |  
      教授  |  
      院长  |  
      生理生化  |  
      南阳理工学院  | 
   
 
    
    |   2  |  
      赵斌  |  
      男  |  
      1956.2  |  
      教授  |  
      副院长  |  
      微生物  |  
      华中农业大学  | 
   
 
    
    |   3  |  
      刘子多  |  
      男  |  
      1956.2  |  
      教授  |  
      室主任  |  
      生化  |  
      华中农业大学  | 
   
 
    
    |   4  |  
      郭书贤  |  
      男  |  
      1961.2  |  
      教授  |  
      招生主任  |  
      生物  |  
      南阳理工学院  | 
   
 
    
    |   5  |  
      罗建成  |  
      男  |  
      1965.12  |  
      副教授  |  
      副院长  |  
      生物化工  |  
      南阳理工学院  | 
   
 
    
    |   6  |  
      臧晋  |  
      男  |  
      1965.2  |  
      教授  |  
      室主任  |  
      生物工程  |  
      南阳理工学院  | 
   
 
    
    |   7  |  
      刘凤霞  |  
      女  |  
      1960.12  |  
      教授  |  
         |  
      生物工程  |  
      南阳理工学院  | 
   
 
    
    |      |  
         |  
         |  
         |  
         |  
         |  
         |  
         | 
   
  
 
 
  
 
  
 
 6、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实验室职务  |  
      专业  |  
      工作性质  |  
      建设期内工作人年数  | 
   
 
    
    |   1  |  
      李继红  |  
      女  |  
      1970.05  |  
      副教授  |  
      实验员  |  
      生化  |  
      专职  |  
      4  | 
   
 
    
    |   2  |  
      于海彦  |  
      男  |  
      1979.06  |  
      实验师  |  
      实验员  |  
      生化  |  
      专职  |  
      4  | 
   
 
    
    |   3  |  
      何际芳  |  
      女  |  
      1971.03  |  
      实验师  |  
      实验员  |  
      化学  |  
      专职  |  
      4  | 
   
 
    
    |   4  |  
      臧晋  |  
      男  |  
      1965.6  |  
      教授  |  
         |  
      生化  |  
      专职  |  
      4  | 
   
  
 
 
  
 
  
 
  
 
  
 
  
 
  
 
  
 
 7、实验室客座人员名单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专业  |  
      工作单位  |  
      建设期内工作人年数  | 
   
 
    
    |   1  |  
      张立华  |  
      男  |  
      1948  |  
      教授级高工  |  
      发酵  |  
      南阳普康  |  
      3  | 
   
 
    
    |   2  |  
      赵晴  |  
      男  |  
      1969  |  
      高级工程师  |  
      发酵  |  
      南阳普康  |  
      2  | 
   
 
    
    |   3  |  
      杜风光  |  
      男  |  
      1945  |  
      教授级高工  |  
      生化  |  
      天冠集团  |  
      2  | 
   
 
    
    |   4  |  
      刘万峰  |  
      男  |  
      1965  |  
      高级内审员  |  
      化学  |  
      商检局  |  
      2  | 
   
 
    
    |   5  |  
      卞华  |  
      男  |  
      1967  |  
      副教授博士  |  
      中药  |  
      国医学院  |  
      2  | 
   
 
    
    |   6  |  
      赵斌  |  
      男  |  
      1953  |  
      教授博导  |  
      生物  |  
      华中农大  |  
      2  | 
   
 
    
    |   7  |  
      王华  |  
      男  |  
      1960  |  
      教授博导  |  
      生物  |  
      西北农林大学  |  
      2  | 
   
 
    
    |   8  |  
      刘子多  |  
      男  |  
      1958  |  
      教授博导  |  
      生物  |  
      华中农大  |  
      3  | 
   
 
    
    |   9  |  
      朱新城  |  
      男  |  
      1963  |  
      教授级高工  |  
      中药  |  
      宛西制药  |  
      2  | 
   
  
 
 
  
 
  
 
  
 
  
 
  
 
  
 
  
 
  
 
  
 
  
 
  
 
  
 
  
 
  
 
 8、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及其使用一览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价格  (万元)  |  
      总研究机时(小时)  |  
      总服务机时(小时)  |  
      启用时间  |  
      目前状况  | 
   
 
    
    |   1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99006500 AA100  美国PE公司  |  
      138500  |  
      200  |  
      1400  |  
      01年  |  
      良好  | 
   
 
    
    |   2  |  
      红外分光光度计  99006400 RXI  美国PE公司  |  
      149800  |  
      250  |  
      1390  |  
      01年  |  
      良好  | 
   
 
    
    |   3  |  
      高效液相色谱仪  20011039 L--7100   日立公司  |  
      270000  |  
      205  |  
      1420  |  
      01年  |  
      良好  | 
   
 
    
    |   4  |  
      多功能自控发酵罐上海生物技术研究所  |  
      240000  |  
      240  |  
      1500  |  
      99年  |  
      良好  | 
   
 
    
    |   5  |  
      PCR仪Takara公司  |  
      200000  |  
      300  |  
      1600  |  
      07  |  
         | 
   
 
    
    |   6  |  
      梯度基因扩增仪  MG96G,杭州朗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36000  |  
      230  |  
      1500  |  
      08  |  
         | 
   
 
    
    |   7  |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JY04S-3C,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  |  
      50000  |  
      350  |  
      1700  |  
      09  |  
         | 
   
 
    
    |   8  |  
      高速冷冻离心机  GL-20G-C,  上海安亭  |  
      60000  |  
      400  |  
      1800  |  
      08  |  
         | 
   
 
    
    |   9  |  
      超低温冰箱美国  |  
      80000  |  
      整年  |  
      整年  |  
      07  |  
         | 
   
 
    
    |   10  |  
      多歧管冷冻干燥机  FD-1C-80,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35000  |  
      500  |  
      2000  |  
      07  |  
         | 
   
 
    
    |   11  |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JY92-ⅡN,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400  |  
      600  |  
      2200  |  
      08  |  
         | 
   
  
 
 
     9、经费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实到经费(万元)  |  
      运行补贴费  |  
      设备更新费  | 
   
 
    
    |   国家(或省)任务  |  
      市级重点  |  
      横向协作  |  
      其它  |  
      市  |  
      部门  |  
      其它  |  
      市  |  
      部门  |  
      其它  | 
   
 
    
    |      |  
      15  |  
      5  |  
      5  |  
      5  |  
         |  
      8  |  
         |  
         |  
      22  |  
         | 
   
 
    
    |      |  
         |  
         |  
         |  
         |  
         |  
         |  
         |  
         |  
         |  
         | 
   
  
 
 
 10、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人才及专家简介
 
 包括被介绍人员的出生年月、性别、职称、成绩与水平,其中“优秀中青年”见说明中的填报条件(每人限400字)。
 
 本实验室拥有以薛刚、郭书贤、臧晋等教授为主的学术带头人。主要成员具体情况如下:
 
 薛刚,男48岁,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理生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的教材三部,获得科技成果10项,其中省级5项。
 
 郭书贤,男45岁,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技术。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两部,获得成果6项,其中省级4项。
 
 罗建成,男40岁,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工。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一部,获得成果6项。
 
 臧晋,男45岁,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发表论文11篇,教材一部,获得成果6项,其中省、部级2项。
 
 刘凤霞,女48岁,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教材四部,获得成果8项,其中省级3项。
 
 王冬梅,女42岁,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发表论文十余篇,教材二部,获得成果8项,其中省级2项。
 
 肖连冬,女45岁,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7项。
 
 李慧星,男25岁在职博士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分离技术。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杰,男26岁,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分离技术。发表论文10余篇。
 
  
 
 11、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
 
  
 
  
 
 三、说明
 
 1、工作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建设期内的数据。
 
 2、研究成果
 
 (1)研究成果包括获奖、论文、专著、专利、鉴定、技术转让等。
 
 (2)国家级奖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四类。省级奖、市级奖指省级、市级上述相应系列奖。
 
 (3)一个成果若受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
 
 (4)国外刊物指在国外正式期刊发表的论文,国际会议一般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
 
 国内重要刊物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建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来源期刊为统计源(网址:http://WWW.las.ac.cn核心库),同时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统计,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的同内容论文重复统计。
 
 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研究生专业教材,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
 
 (5)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批准发明专利填报。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已鉴定成果指按科技部规定组织评议鉴定的研究成果,需附有效鉴定证书。技术转让需附合同或有效证明。
 
 3、研究队伍
 
 (1)固定人员指编制在本实验室或与实验室签有二年以上工作合同(年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支撑和管理的人员。固定人员按在实际工作天数折算人年数。
 
 (2)客座人员指来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或进行开放课题研究的人员,不包括临时聘请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来室使用仪器但不参加实验室研究等人员。客座人员中的高级职称人员每年来室从事研究工作不满1周按0.1人年计算,满1周按0.2人年计算,满2周按0.5人年计算,满2个月按1人年计算;非高级职称人员来室研究工作按来室实际工作天数折算人年数。
 
 4、人才培养
 
 优秀中、青年(青年≤35岁,中年36-50岁)指在建设期内固定人员中属于市级以上正式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获得国家级奖、省部委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以上科学成果的主要完成者;获得省级以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
 
 6、学术交流情况
 
 主办(含联合主办)学术会议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